【助人为乐】徐学武:幸福院里的温情守护
2019-06-17 来源: 张家口日报a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仲夏时节的康保比起其他地方的炎热,明显多了些惬意。在屯垦互助幸福院内,也是如此。老人们或围坐聊天,或哼曲玩牌,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每天坐在这儿看看俺们种的花,心里就高兴,”幸福院老人曹恒说。
“住在这里踏实,吃得饱,不受累,院长经常问寒问暖, 让人心里热乎乎的。”年过八旬的王进德说。
大家口中提到的院长叫徐学武,他自己却说,我只是一名守护幸福的 志愿者。
“对康保,我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说起与康保的情缘,徐学武难掩内心对这片热土的挚爱。
时光回溯至1968年。那年21岁的徐学武从下花园只身前往康保插队落户,从此便与这里结缘。可不曾想,在他来康保的第三个年头,风华正茂的他却在一次劳动中不幸受伤,痛失右臂。此后,他按照组织安排,提前回城工作了。
然而,他与康保的情缘并未就此结束,康保老乡的热情、朴实始终让他念念不忘。2003年提前退休后,徐学武又回到了康保,当年血气方刚的小徐已变成饱经沧桑的老徐,但不变的是他一如既往地对这片热土的爱。几年来,他在康保发展起了养殖产业, 养牛、 养羊、养火鸡,每一项都做得有声有色。
“康保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总想为他做点什么。”2016年,他在屯垦镇建起了互助幸福院,接收了本镇8个村32户41位老人入住。他不要工资,以志愿者的身份管理起了这一守望之所。
从此,砰、砰、砰的敲门声每个清晨, 都会在幸福院里响起。
徐学武最担心的就是老人 “赖床”问题。按照当地的作息规律,老人们一般在清晨6点前就都起床了,一旦有人“赖床”,多半是身体有了异常状况。为防止老人发生意外,徐学武每天都要在“幸福院”里绕上几圈,逐户查看老人生活状态,日复一日守护着老人的安全。
“多亏了院长,要不是他在‘查房’时发现我生病了,估计现在我就不能坐在这里喽。”刘金莲老人告诉记者,几天前,她正准备起床时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然后就浑身动弹不得。正当她陷入绝望之际,徐院长及时出现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院长真是个好人,对谁都热心,我那次摔坏了腿还是他及时发现、把我送到医院的呢!”郑玉花老人的话语间更是满满感激。
“我就是把大家当自己的亲人,大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徐学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担任院长以来,他每天都要陪老人们说上一会儿贴心话,每次去县城都要帮大伙捎很多东西回来。雨雪天路滑,他就早早在厕所门口放好防滑木板;老人们跳舞缺少统一服装,他自己出钱帮大家购买;新入住的老人不会使用淋浴热水器,他手把手教;哪排房的马桶堵了,他赶紧处理……
作为院长,徐学武并不满足于只是照顾好老人们的日常起居,他还根据老年人特点,琢磨出不少管理经验。
——为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实施每周一评,组织成立临时党小组负责检查卫生,择优发放流动红旗,向评分靠前房间悬挂流动红旗;
——帮老人们联系企业做生豆芽的营生,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零花钱。
一项项温情举措为老人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住在幸福院就是幸福!”老人们的话语里满是感叹。(王海超 李方圆)
记者感言:
“莫恨老,莫怨老,互助院里夕阳好。”在屯垦互助幸福院里,老人们的歌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徐学武通过幸福互助院的方式,既解除了老人身边无人照顾的隐忧,也充分调动了老人的自治自助能力,让老人们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生活需求和精神慰藉都能得到满足,为老人们撑起了幸福晚年。
责任编辑:孙继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