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打造企业信用修复“快车道”
2024-07-08 来源: 张家口日报a
本报讯(记者 赵彩芬 通讯员 张洋 岳宏圣)“曾经办理信用修复时我还需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跑,现在太方便了,我只需跑一次就可完成各类信用修复业务。”近日,市汽车运输九队李女士来到桥西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信用修复业务后坦言。
为有效解决企业信用修复难、多个部门跑等问题,真正实现“到一个窗、办多个事”,桥西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积极协调区信用修复各责任部门创新企业信用修复服务方式,积极帮助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打造企业信用修复“快车道”。
该局引导和服务行政相对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按照“谁处罚、谁提醒”的原则,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时同步开展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提醒工作,主动告知企业失信信息公示地址、最短公示期和修复流程等,做好信用修复提醒服务,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加大信用工作宣传力度,强化正向引导,促进广大企业提升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帮助失信企业依法合规及时信用修复,降低消极影响,建立信用修复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采用“线上 线下”授课、现场对接、交流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公益性专题培训15场,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12人。线上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进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板块,可以一次性填报信用修复相关数据项,系统自动跳转生成不同信用平台所需的材料,以及失信行为认定部门审批时所需要的证明材料,企业“足不出户”即可线上申请信用修复,实现企业申请“零跑腿”、材料提交“不见面”。
此外,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协同办”工作机制,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信用修复综合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可一次性帮助企业就一条或多条失信记录填写申请材料,并将填写的材料分发至相关单位进行审核,审核单位实时进行结果反馈后,窗口工作人员帮助企业在信用修复平台提交材料,实现线下修复“只进一门”,截至目前,已帮助83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对企业进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定信用监管事项清单,综合企业失信行为发生时间、次数和严重程度等因素,将企业信用状况统一划分为四类,桥西区各行管部门制定本行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方案,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企业“严惩不贷”,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责任编辑:冯舒婷